中药一号网 >>所属分类 >> 菌藻类中药材    利水渗湿中药   

赤茯苓

编辑词条

  中药赤茯苓,别名叫做赤苓,赤茯等。为多孔菌科植物茯苓的干燥菌核近外皮部的淡红色部分。为大小不一的方块或碎块,均为淡红色或淡棕色。质松,略具弹性。

目录

赤茯苓的功效与作用编辑本段回目录

赤茯苓的功效

  【性味】 甘淡,平。
  ①《本草择要纲目》:"甘,平,无毒。"
  ②《得配本草》:"甘淡,平。"
  ③《本草再新》:"味辛,性温,无毒。"
  【归经】 入心、脾、膀胱经。
  ①《汤液本草》:"入足太阴,手太阴、少阴经。"
  ②《本草再新》:"入心、脾、肺三经。"
  ③《本草求原》:"入心、胃、小肠、膀胱。"
  【功能主治】 行水,利湿热。治小便不利,淋浊,泻痢。
  ①《药性论》:"破结气。"
  ②《纲目》:"泻心小肠膀胱湿热,利窍行水。"
  ③《本草再新》:"益心气,健中和脾,润肺,燥湿。治泻痢。"
  【用法用量】 内服:煎汤,2~4钱;或入丸、散。



 

赤茯苓赤茯苓


 

赤茯苓的作用

  1.治小便白浊不利,时作痛:赤茯苓、沉香各一两。上为细末,每服二钱,白汤点,食后临卧服之。(《鸡峰普济方》茯苓汤)
  2.治心肾气虚,神志不守,小便淋沥或不禁,及遗泄白浊:赤茯苓、白茯苓各等分。上为末,以新汲水按洗,澄去新沫,控干,别取地黄汁,同好酒熬成膏,搜和为丸,如弹子大,空心盐酒嚼下。(《三因方》张真君茯苓丸)
  3.治胸胁逆满胀渴:赤茯苓(去黑皮)一两,人参半两。上二味粗捣筛,以水三盏,煎取一盏半,云滓,分温三服。(《圣济总录》茯苓汤)

  4.用于小便不利,水肿等症茯苓功能利水渗湿,而药性平和,利水而不伤正气,为利水渗湿要药。凡小便不利、水湿停滞的症候,不论偏于寒湿,或偏于湿热,或属于脾虚湿聚,均可配合应用。如偏于寒湿者,可与桂枝、白术等配伍;偏于湿热者,可与猪苓、泽泻等配伍;属于脾气虚者,可与党参、黄耆、白术等配伍;属虚寒者,还可配附子、白术等同用。
  5.用于脾虚泄泻,带下茯苓既能健脾,又能渗湿,对于脾虚运化失常所致泄泻、带下,应用茯苓有标本兼顾之效,常与党参、白术、山药等配伍。有可用为补肺脾,治气虚之辅佐药。
  6.用于痰饮咳嗽,痰湿入络,肩背酸痛茯苓既能利水渗湿,又具健脾作用,对于脾虚不能运化水湿,停聚化生痰饮之症,具有治疗作用。可用半夏、陈皮同用,也可配桂枝、白术同用。治痰湿入络、肩酸背痛,可配半夏枳壳同用。
  7.用于心悸,失眠等症茯苓能养心安神,故可用于心神不安、心悸、失眠等症,常与人参、远志、酸枣仁等配伍。
  8.抗癌。临床常用治疗食管癌、胃癌、肝癌、鼻咽癌、舌癌、乳腺癌、膀胱癌、肺癌、溃疡性黑色素瘤等癌瘤中属脾虚湿盛、痰饮内停、湿热壅结者。

赤茯苓的禁忌编辑本段回目录

  虚寒精滑或气虚下陷者忌服。

赤茯苓图片编辑本段回目录

      
  

赤茯苓1赤茯苓1

 

赤茯苓2赤茯苓2

 
  

赤茯苓3赤茯苓3

附件列表


→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,请 编辑词条

上一篇鸡血藤 下一篇麝香

声明:中药一号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。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切勿模仿及使用,具体治疗及选购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,中药一号网将不会对可能引起的任何损失负责!

词条信息

已删除
此用户已删除
词条创建者
已删除
此用户已删除
最近编辑者

相关词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