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一号网 >>所属分类 >> 根茎类中药材    清热类中药材    化痰止咳平喘   

竹沥

编辑词条

  竹沥,别名又叫竹汁、淡竹沥、竹油等,为禾本科植物淡竹经加热流出的竹汁。它是一种无毒无副作用,集药、食两用的天然饮品。化痰止咳平喘药。制法为取鲜竹杆,截成30~50厘米长,两端去节,劈开,架起,中部用火烤之,两端即有液汁流出,以器盛之。青黄色或黄棕色液汁,透明,具焦香气。以色泽透明,无杂持者为佳。性味甘寒,能清心肺胃之火,有豁痰润燥、定惊之效。主要用于治中风痰迷,肺热痰壅,惊风,癫痫,壮热烦渴,子烦,破伤风。清热化痰:主治痰热咳嗽,痰黄粘稠;亦可用于痰热蒙蔽清窍;痰热中风,舌强偏瘫;小儿惊风,四肢抽搐,常配清热化痰,息风定惊药。

目录

竹沥的功效与作用编辑本段回目录

竹沥的功效

  【制法】 取鲜竹杆,截成30~50厘米长,两端去节,劈开,架起,中部用火烤之,两端即有液汁流出,以器盛之。

  【性状】 为青黄色或黄棕色液汁,透明,具焦香气。以色泽透明者为仕。

  【性味】 甘苦,寒。

  1.《别录》:"大寒。"

  2.《纲目》:"甘,大寒,无毒。"

  3.《药品化义》:"味甘淡,性凉。"

  4.《本草从新》:"甘苦,寒,滑。"

  【归经】 入心、胃经,

  1.《药品化义》:"入肺、胃二经。"

  2.《本草再新》:"入心、肝、肺三经。"

  【功能主治】 清热滑痰,镇惊利窍。治中风痰迷,肺热痰壅,惊风,癫痫,壮热烦渴,子烦,破伤风。

  1.《别录》:"疗暴中风风痹,胸中大热,止烦闷(《纲目》末句下有’消渴劳复’)。"

  2.《药性论》:"治卒中风失音不语。"

  3.《本草拾遗》:"久渴心烦。"

  4.《纲目》:"治子冒风痉,解射罔毒。"

  5.《本草备要》:"消风降火,润燥行痰,养血益阴,利窍明日。治中风口噤,痰迷大热,风痉癫狂,烦闷消渴,血虚自汗。"

  6.《本草再新》:"清心火,降肝火,化痰止渴,解热除烦,治牙痛,明眼目。"

 

竹沥竹沥


竹沥的作用

  1.治中风口噤不知人:淡竹沥一升服。(《千金方》)

  2.治风痱四肢不收,心神恍惚,不知人,不能言:竹沥二升,生葛汁一升,生姜汁三合。上三味相和温暖,分三服,平旦、日晡、夜各一服。(《千金方》竹沥汤)

  3.治卒消渴,小便多:作竹沥恣饮数日愈。(《肘后方》)

  4.治产后身或强直,口噤面青,手足强反张:饮竹沥一、二升。(《梅师集验方》)

  5.主妊娠恒若烦闷,此名子烦:茯苓三两,竹沥一升,水四升,合竹沥煎取二升,分三服,不差重作,亦时时服竹沥。(《梅师集验方》竹沥汤)

  6.治小儿惊风天吊,四肢抽搐:竹沥一盏,加生姜汁三匙,胆星末五分,牛黄二厘调服。(《全幼心鉴》)

  7.治小儿口噤,体热:用竹沥二合,暖之,分三、四服。(《兵部手集方》)

  8.治乙脑、流脑高热,呕吐:竹沥代茶饮。(江西《中草药学》)

  9.治金疮中风,口噤欲死:竹沥半大升,微微暖服之。(《广利方》)

  10.治小儿大人咳逆短气,胸中吸吸,咳出涕唾,嗽出臭脓涕粘:淡竹沥一合服之,日三、五服,大人一升。(《兵部手集方》)

  11.治小儿吻疮:竹沥和黄连、黄檗、黄丹,敷之。(《全幼心鉴》)

  12.治小儿赤目:淡竹沥点之,或入人乳。(《古今录验方》)

  13.治小儿重舌:竹沥渍黄檗,时时点之。(《简便单方》)

竹沥配伍

  1、竹沥配生姜汁:竹沥性寒滑利,宜于痰热之证,能清心、肺、胃三经之火而涤痰利窍,定惊通络,单用即能取效。但竹沥亦有伤胃滑肠之弊。临床常和生姜汁相须为用。生姜汁能消痰利窍,《丹溪心法》谓:“竹沥滑痰,非姜汁不能行经络”,生姜汁温中益胃之功亦可减竹沥寒胃滑肠之弊。

  2、竹沥配半夏:半夏能燥湿化痰,竹沥能清热滑痰,可用于肺热痰壅、热痰黏稠之证;竹沥能转半夏温热之性而为寒凉,而半夏可减弱竹沥寒凉之性,对寒热错杂之咳嗽、痰滞诸证,均可应用。

  3、竹沥配瓜蒌:瓜萎清肺化痰,利气宽胸,竹沥能清热化痰,配伍可清肺除热、化痰止咳。

  4、配肉桂、附子:附子、肉桂,皆为辛热之品,具回阳救逆、补火助阳、温通经脉之效,用治阳虚之危重证,能温一身之阳,且善温脾阳;竹沥功专清热化痰,视寒痰湿痰为禁忌。但三药合用,以其桂、附之辛热之性,可转竹沥之禁忌为适宜。

  5、配胆南星:胆南星有清热化痰、熄风定惊之效,适用于痰热惊风抽搐及中风、癫狂诸证;二药配伍,可用治痰涎壅盛、上蒙清窍致卒然昏倒、人事不省证。

现代研究编辑本段回目录

化学成份

  淡竹等鲜竹沥水溶性部分含天冬氨酸(aspartic acid),蛋氨酸(methionine),丝氨酸(serine),脯氨酸(proline)等十三种氨基酸;早竹等竹沥中尚含胱氨酸(acetic acid),苯甲酸(benzoic acid),水杨酸(salicylic acid)等。

药理作用

  1.镇咳作用:慈竹沥30ml/kg、5ml/kg灌胃,能明显延长小鼠氨水刺激半数有效致咳喷雾时间(EDT50),分别为对照组的226%、186%,作用强于同剂量的淡竹沥。

  2.祛痰作用:气管酚红法证实小鼠灌胃5ml/kg、15ml/kg。30ml/kg慈竹沥均有明显的祛痰作用,在5-30ml/kg剂量范围内,量效关系不明显。

  3.平喘作用:慈竹沥10ml/kg灌胃,每日2次,连续3天能明显降低0.5%磷酸组胺喷雾所致的豚鼠Ⅳ级哮喘发生率,延长哮喘潜伏期,作用强于淡竹沥。

  4.对小鼠小肠运动的影响:慈竹沥5ml/kg、15ml/kg、30ml/kg灌胃,有促进小鼠小肠运动的作用,高剂量组差异有显着性。

  5.毒性:慈竹沥以2倍浓缩液灌胃,每次50ml/kg,24小时内给药4次(总计给药量为400ml/kg),小鼠无异常反应。

竹沥的食用方法编辑本段回目录

  【用法用量】 内服:冲服,1~2两;入丸剂或熬膏。

  天麻竹沥粥
  原料:天麻10克,粳米100克,竹沥30克,白糖适量。
  做法:先将天麻放在清水中浸软,然后全切成薄片,备用。锅中加入适量水,煮粳米粥,调入竹沥、白糖即食。
  药膳功效:本粥具有平肝息风、清热化痰的功效。

  竹沥汤

  【处方】 茯苓18克 竹沥200毫升
  【功能主治】 治子烦。
  【用法用量】 用水800毫升,合竹沥煎取400毫升,分三服。不愈重作。
  【摘录】 《政和本草》卷十三引《梅师方》

  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十三:竹沥汤
  【处方】 淡竹沥30毫升 石膏48克 芍药 白术 栀子仁 人参各9克 知母 茯神 赤石脂 紫菀各6克 生地黄汁30毫升
  【制法】 上十一味,哎咀。
  【功能主治】 治心经实热,梦中喜笑,惊悸恐惧不安。
  【用法用量】 用水900毫升,煮后十味,取300毫升,去滓;下竹沥更煎,取300毫升,分二次服。
  【摘录】 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十三

  《太平圣惠方》卷六十二:竹沥汤
  【处方】 竹沥400毫升 川大黄15克 黄连15克 苦参15克 黄芩15克 栀子仁15克 石灰15克 木兰皮15克 黄柏15克
  【制法】 上九味,除竹沥外,细锉。
  【功能主治】 治发背肿痛。
  【用法用量】 用水1升,入竹沥,煮药至600毫升,去滓,蘸药汁洗患处,日十余次。
  【摘录】 《太平圣惠方》卷六十二

竹沥的禁忌编辑本段回目录

注意事项

  1、在食用竹沥期间,忌烟、酒和生冷、辛辣、油腻的食物,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。

  2、竹沥水可用于脑卒中。它是由竹沥加入少量白矾制成的方剂,主治咳嗽痰多、惊痫癫狂、气喘胸闷,以及小儿痰热惊风等症。虽然主要成分都是竹沥,都有清热化痰的功效,但竹沥水主要用于神经精神疾病,如脑卒中、癫痫,以及某些精神疾病,如由于痰热而致中风痰迷口噤、惊痫癫狂等。需要注意的是,此类病人可同时伴咳嗽痰喘,但不是主症。一般成人一次服15―30毫升,一日2次。竹沥水使用前需严格辨证,有时需遵医嘱与其他药合用。

  3、以下患者不适合食用竹沥:风寒咳嗽者、糖尿病患者及有高血压、心脏病、肝病、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、支气管扩张、肺脓疡、肺心病、肺结核患者、孕妇、哺乳期妇女。

  4、服药期间,若患者发热体温超过38.5℃,或出现喘促气急者,或咳嗽加重、痰量明显增多者应去医院就诊。

禁忌

  寒嗽及脾虚便溏者忌服。
  ①《纲目》:"姜汁为之使。"
  ②《本草经疏》:"寒痰湿痰及次食生痰不宜用。"
  ③《本草备要》:"寒胃滑肠,有寒湿者勿服。"

竹沥图片编辑本段回目录

 

    
  

竹沥竹沥

  

竹沥竹沥


附件列表


→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,请 编辑词条

上一篇玛瑙 下一篇断节参

声明:中药一号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。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切勿模仿及使用,具体治疗及选购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,中药一号网将不会对可能引起的任何损失负责!

词条信息

已删除
此用户已删除
词条创建者
已删除
此用户已删除
最近编辑者

相关词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