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一号网 >>所属分类 >> 根茎类中药材    清热类中药材   

竹茹

编辑词条

  中药竹茹,别名又叫青竹茹,为禾本科植物青秆竹、大头典竹或淡竹的茎秆的干燥中间层。全年均可采制,取新鲜茎,除去外皮,将稍带绿色的中间层刮成丝条,或削成薄片,捆扎成束,阴干。前者称“散竹茹”,后者称“齐竹茹”。本品为卷曲成团的不规则丝条或呈长条形薄片状。宽窄厚薄不等,浅绿色或黄绿色。体轻松,质柔韧,有弹性。气微,味淡。具有肺热咳嗽;烦热惊悸;胃热呕呃;妊娠恶阻;胎动不安;吐血;衄血;尿血;崩漏的功效。

目录

竹茹的功效与作用编辑本段回目录

竹茹的功效

  【性味】 甘,凉。
  1.《别录》:"微寒。"
  2.《药性论》:"甘。"
  3.《纲目》:"甘,微寒,无毒。"
  4.《药品化义》:"味苦,性凉。"
  5.《本草再新》:"味甘辛,性微寒,无毒。"
  【归经】 入胃、胆经。
  1.《本草经疏》:"入足阳明胃经。"
  2.《药品化义》:"入胆、胃二经。"
  3.《本草经解》:"入膀胱、脾经。"
  4.《本草求真》:"入肺、胃。"
  5.《本草再新》:"入心、肺二经。"
  【功能主治】 清热,凉血,化痰,止吐。治烦热呕吐、呃逆,痰热咳喘,吐血,衄血,崩漏,恶阻,眙动,惊痫。
  1.《别录》:"主呕畹,温气寒热,吐血,崩中溢筋。"
  2.《药性论》:"止肺痿唾血,鼻衄,治五痔。"
  3.《食疗本草》:"主噎膈,鼻衄。"
  4.《本草蒙筌》:"主胃热呃逆,疗噎膈呕哕。"
  5.《纲目》:"治伤寒劳复,小儿热痢,妇人胎动。"
  6.《本草正》:"治肺痿唾痰,吐血,妇人血热崩淋,胎动,及小儿风热癫痫,痰气喘咳,小水热涩。"
  7.《本草述》:"除胃烦不眠,疗妊娠烦躁。"
  8.《本单再新》:"泻火除烦,润肺开郁,化痰凉血,止吐血,化水血,消痈痿肿毒。"
  【用法用量】 内服:煎汤,1.5~3钱。外用:熬膏贴。



 

竹茹竹茹


 

竹茹的作用

  1.治哕逆:橘皮二斤,竹茹二升,大枣三十枚,生姜半斤,甘草五两,人参一两。上六味,以水一斗,煮取三升,温服一升,日三服。(《金匮要略》橘皮竹茹汤)
  2.治妊娠恶阻呕吐,不下食:
  青竹茹、橘皮各十八铢,茯苓、生姜各一两,半夏三十铢。上五味以水六升,煮取二升半,分三服,不瘥,频作。(《千金方》)
  3.治妇人乳中虚,烦乱呕逆,安中益气:生竹茹二分,石膏二分,桂枝一分,甘草七分,白薇一分。上五味,末之,枣肉和丸弹子大。以饮服一丸,日三夜二服。有热者倍白薇,烦喘者加柏实一分。(《金匮要隙》竹皮大丸)
  4.治产后虚烦,头痛短气欲绝,心中闷乱不解:生淡竹茹一升,麦门冬五合,甘草一两,小麦五合,生姜三两,大枣十四枚。上六味以水一斗,煮竹茹、小麦,取八升,去滓,乃纳诸药,煮取一升,去滓,分二服,羸人分作三服。(《千金方》淡竹茹汤)
  5.治大病后,虚烦不得眠:半夏(汤洗七次)、竹茹、枳实(麸炒,去穰)各二两,陈皮三两,甘草一两(炙),茯苓一两半。上为锉散,每服四大钱,水一盏半,姜五片,枣一枚,煎七分,去滓,食前服。(《三因方》温胆汤)
  6.治伤暑烦渴不止:竹茹一合(新竹者),甘草一分(锉),乌梅两枚(椎破)。上三味,同用水一盏半,煎取八分,去滓放温,时时细呷。(《圣济总录》竹茹汤)
  7.治肺热咳嗽,咳吐黄痰:竹二青三钱。水煎服。(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)
  8.治小儿痫:青竹茹三两,醋三升,煎一升,去滓,服一合。兼治小儿口噤体热病。(《子母秘录》)
  9.治妇人病未平复,因有所动,致热气上冲胸,手足拘急搐搦,如中风状:栝楼根二两,淡竹茹半升。上以水二升半,煮取一升二合,去滓,分作二、三服。(《类证活人书》青竹茹汤)
  10.治齿龈间血出不止:生竹茹二两,醋煮含之。(《千金方》)
  11.治黄泡热疮:真麻油二两,青木香二两,青竹茹一小闭,杏仁二十粒(去皮、尖)。上药入麻油内,慢火煎令杏仁黄色,去渣,入松脂(研)半两,熬成膏,每用少许擦疮上。(《济生方》竹茹膏)

竹茹炮制

  1.净制:除去杂质。
  2.切制:除去杂质切揉成小团,将竹茹中的碎末,过粗箩,收集粗粉。
  3.姜汁炒:取净竹茹,加姜汁拌匀,置之不理锅内用文火炒至黄色,取出,晾干。每斤竹茹用生姜3两。
  4.姜汁焙:取净竹茹,加姜汁拌匀,稍闷,压平,置锅内,用文火加热,炒焙至两面显黄色焦斑,取出,晾干。每竹茹100kg,用生姜10kg或干姜3kg。
  5.炒制:先将锅烧热,放入麦麸,炒至冒烟,加入竹茹翻炒至黄色,筛去麦麸即可。每竹茹10kg,用麦麸2kg。
  6.砂制:取竹茹抖去灰渣,加飞朱砂细粉1%兑水适量搅匀后,喷晒竹茹,至染成均匀红色,晒干。

竹茹的药理作用

  1. 增加尿中氯化物量:有增加尿中氯化物量的作用;

  2.增高血糖:此外,还有增高血糖作用。

  3. 抗菌作用:竹茹粉在平皿上对白色葡萄球菌、枯草杆菌、大肠杆菌及伤寒杆蓖等有较强的抗菌作用。

竹茹的食用方法编辑本段回目录

竹茹做法指导

  1. 痰热壅肺,咯痰黄稠者,可用鲜品与黄芩、瓜蒌、贝母等相配,以增强清肺化痰之功。
  2. 凡妊娠初期,恶阻呕逆有热者,可与枇杷叶、陈皮、半夏等配伍,以清热止呕。
  3. 凡内热扰宫,胎动不安者,可与黄芩、苎麻根等合用,以清热安胎。

食用方法

  《宋?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:竹茹汤
  【处方】 橘红(净去白)、人参、白术、麦门冬子(去心),各一两;白茯苓、厚朴(姜汁制),各半两;甘草一分。
  【炮制】 上为粗末。
  【功能主治】 治妊娠择食,呕吐头疼,眩运颠倒,痰逆烦闷,四肢不和,并宜服之。
  【用法用量】 每服三钱,水一盏,生姜五片,入竹茹一块,如弹子大,同煎至七分,去渣服之。
  【摘录】 《宋?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

  《医心方》卷二十二引《集验方》:竹茹汤
  【处方】 青竹茹9克 生姜12克 半夏15克 茯苓12克 橘皮9克
  【制法】 上五味,哎咀。
  【功能主治】 治妊娠恶阻,呕吐不下食。
  【用法用量】 用水600毫升,煮取300毫升,分二次服。
  【备注】 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,现据《医心方》卷二十二引《产经》补。
  【摘录】 《医心方》卷二十二引《集验方》

  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三:竹茹汤
  【处方】 竹茹20克 干地黄12克 人参 芍药 桔梗 川芎 当归 甘草 桂心各3克
  【制法】 上九味,哎咀。
  【功能主治】 治妇人汗血、吐血、尿血、下血。
  【用法用量】 用水2升,煮取600毫升,分三次服。
  【摘录】 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三

  《圣济总录》卷三十四:竹茹汤
  【处方】 竹茹15克(新竹者)甘草7.5克(锉)乌梅2枚(捶破)
  【功能主治】 治伤暑,烦渴不止。
  【用法用量】 上三味,用水220毫升,煎取180毫升,去滓,放温服。
  【摘录】 《圣济总录》卷三十四

  《普济本事方》卷四引(孙兆方):竹茹汤
  【别名】 干葛竹茹汤(《医学入门》卷七)。
  【处方】 干葛90克 甘草22.5克 半夏22.5克(姜汁75毫升,浆水200毫升,煮耗一半)
  【制法】 上药为粗末。
   【功能主治】 治胃热呕吐。
  【用法用量】 每服15克,用水300毫升,加生姜3片、竹茹9克、大枣1枚,同煎至150毫升,去滓温服。
  【摘录】 《普济本事方》卷四引(孙兆方)

  《经验各种秘方辑要》:竹茹汤
  【处方】 姜半夏 陈皮 苏梗 广藿香 炒子芩 麸炒枳壳 酒炒白芍各3克 茯苓4.5克 竹茹1.5克(重姜汁炒)
  【功能主治】 治妊娠恶阻。
  【用法用量】 河水煎服。
  【摘录】 《经验各种秘方辑要》

  《医心方》:竹茹汤
  【处方】 青竹茹9克,生姜12克,半夏15克,茯苓12克,橘皮9克。
  【功能主治】 清热化痰,和胃止呕。主痰湿化热。(妊娠呕吐)
  【用法用量】 为粗末,水煎服,分2次服。
  【摘录】 《医心方》

竹茹的禁忌编辑本段回目录

  胃寒呕吐及感寒挟食作呕者忌用。

竹茹图片编辑本段回目录

      
  

竹茹1竹茹1

  

竹茹2竹茹2

 

竹茹3竹茹3

 
  

竹茹4竹茹4

  

竹茹5竹茹5

  

竹茹6竹茹6

附件列表


→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,请 编辑词条

上一篇白豆蔻 下一篇大蓟

声明:中药一号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。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切勿模仿及使用,具体治疗及选购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,中药一号网将不会对可能引起的任何损失负责!

词条信息

已删除
此用户已删除
词条创建者
已删除
此用户已删除
最近编辑者

相关词条